智能体搭建应依托“桂教通”的智能体创作平台:https://www.gx.smartedu.cn/ep/s/1e7XxL;平台token对参赛报名者免费开放使用,报名成功后次日开放权限。
每日报名数据收集截止时间为 21:00,逾期将顺延至下一日处理,每日提交的报名数据于次日10:00前完成权限开通!
参赛主体包括中小学校、职业学校、高等学校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及其直属事业单位、科研院所、科技企业等单位。鼓励东盟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、科技企业等单位直接参赛,或与国内单位联合组队参赛。中小学、职业学校的参赛对象为教职工,高校的参赛对象为教职工和在校学生。
聚焦教师多样化教学需求,利用智能技术探索教学设计优化及教案生成、教学资源推荐及生成、学情分析与质量评估、试题生成与组卷、作业批改与反馈、虚拟教学实验等人工智能场景建设,减轻教师负担,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。
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需求,利用智能技术开展学习资源推荐、学习路径规划、错题分析与讲解、自适应学习、答疑辅导,以及智能艺术创作与鉴赏、智能体育训练、智能劳动教育、智能心理教育等场景建设,提升学生学业质量,促进学生全面发展。
聚焦教师教育教学研究需求,利用智能技术探索开展教师成长规划、循证教研、科研写作辅助、技能研训等场景建设,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。
聚焦区域和学校常规管理需求,利用智能技术探索教务管理、学生管理、行政管理、资产管理、班级管理、校园安全预警、舆情分析与风险预警等场景建设,提升区域和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能力。
聚焦区域和学校教育评价改革,利用智能技术探索开展学校综合评价及画像构建、班级综合评价及画像构建、教师综合评价及画像构建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及画像构建等场景建设,推动建立更加精准、公平、高效的教育评价体系。
聚焦“AI东盟”联赛主题,依托高校在东盟语种语料资源、多学科专业资源、科研创新能力、数据整合分析等方面的优势,深入挖掘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,建设覆盖广西和东盟的高质量教育语料库、知识库和大模型,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在国际化教育场景中的研发与应用。
鼓励探索人工智能在支持终身学习、职业能力提升与拓展,以及促进教育普惠、服务特殊群体学习需求等方面的创新应用。重点关注应用的广泛适应性和社会价值,为解决教育领域的共性难题提供新的技术路径。
1、参加教育智能体创新与应用赛道、教育语料库创新与应用赛道和教育大模型优化与应用赛道等3个赛道的团队,须于2025年10月15日前通过“桂教通”平台报名,于10月30日前在“桂教通”平台提交项目申报书。根据需要可提交项目演示视频、原型系统或实际应用案例。
2、参加教育场景技术算法挑战赛道的个人或团队须于2025年10月30日前通过指定平台完成赛题挑战并进行实名制认证。各独立赛题将提供比赛数据集供参赛团队下载,参赛团队需在本地完成算法开发与调试,并通过指定平台的入口提交预测结果。指定平台将根据预设评测指标自动评分并生成实时排行榜。
1、每个参赛单位不限参赛项目数,每支参赛团队只能选择1个赛道参赛,并提交1个参赛项目。
2、教育智能体创新与应用赛道、教育语料库创新与应用赛道和教育大模型优化与应用赛道等3个赛道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少于3人,不多于15人(含团队负责人),参赛项目负责人只能代表1个团队参赛道,团队其他成员不受参赛项目数限制。教育场景技术算法挑战赛支持个人或团队参赛,每支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5人(含团队负责人),且每位成员参与赛题数量不限。报名时间截止后,参赛团队成员不可更改。
1、智能体创作平台。广西智慧教育平台(“桂教通”平台,网址:https://www.gx.smartedu.cn/portal)已接入各类通用大模型,提供智能体创作工具,供教育智能体创新与应用赛道使用。
2、算力支持。教育大模型优化与应用赛道所需的算力,可由基于教育网的“广西教育算力服务平台”(网址:https://cloud.gxjy.edu.cn)提供,参赛团队根据申报项目情况选择使用算力。
3、算法挑战赛平台。科大讯飞公司提供“AI开发者大赛平台”(网址:https://challenge.xfyun.cn),平台开放5项算法挑战赛专属入口,提供赛题说明、数据集下载及提交规范,并实时完成提交结果的自动化评测。
附件: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应用大赛项目申报书.docx